1580 1580 112638
图文题的教学反思

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解决问题的题目,主要以图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出现。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,这样的安排,适应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,为以后的文字应用题作了铺垫。

在一年级解决问题的题目的教学中,我遇到了很大的阻力,学生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,归类有以下几点:

1.学生不能从图中提取的条件和文字条件合并起来解决问题。例如,文字条件是“一共有10棵树苗,图中有4棵已经栽好了,问题是“还要栽几棵?”,图中没有栽的一部分树苗是捆着的,学生就不知道该这样做了。

2.能理解题意,但不能正确列出算式,存在加减法混合的现象。例如,在求“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?”,就有小朋友用减法做,他们还不习惯解决问题的题目的解题形式,而把得数写在最前面。

3.过分依赖图,对于图上没有给出或没有完全给出条件的应用题,不能根据文字所提供的条件来解决问题。例如:文字条件是“岸上有4只鸭”,而图上只看见岸上3只鸭,河中有6只鸭。很多学生还是从图上找条件。

针对这几个问题,我做了以下几点探索。

一、注重观察,学会把从图中提取条件和文字条件相结合。

观察图是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的步骤,因此,解决问题的第一步,就是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图,再引导学生把他所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,并且结合文字条件说一说。在学生能熟练找到条件后,再逐步放手,让学生在心里想“从图上知道了什么”。

二、分析解题方法,并把思考过程用相对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。

  通过前面的理解题意,学生对题意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。这时,再让学生观察问题,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。在多次的练习中,让学生明确,如果求两部分一共有多少,用加法做;如果是求其中的一部分,就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。这句话如果直接说给学生听,他们可能不能理解,因此,要结合具体的题目,让学生说一说。例如,在求“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?”时,让学生说一说,“把苹果和梨的个数合起来”,在求“还有多少棵没有栽时?”时,让学生说一说:用总数去掉已经栽的就是没有栽的。”语言是思维的外衣,学生在说的过程中,自然对解题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三、根据分析与铺垫,列出算式。

经过上面的观察与分析,学生对图意和题意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。在这个基础上,学生自然明白,如果要两部分合起来,就用加法算,如果要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,就用减法算。

总之,解决问题的题目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,是一个难题,只有在经过不断的观察、整理、思考、表达的过程,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,并熟练掌握。